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精神,近日,运输管理与经济学院“如皋如歌 知‘食’知学”暑期实践团10名队员前往如皋市白蒲镇和搬经镇开展“非遗”美食调研与宣传,旨在以县镇“非遗”美食为突破口,既促进“非遗”美食传承和创新发展,又为乡村振兴按下“升级键”。
第一站 林梓潮糕:烀一笼得了彩龙仙气
林梓潮糕,是一种圆形黏糕,糯而不黏、甜而不腻,因爽、(微)甜、韧、软的特色声名远播。
实践团参观了林梓潮糕的制作过程并品尝了新鲜的潮糕。实践团还跟潮糕厂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到糕点表面的“四绕一”的五个红色印记,代表着和和美美、团团圆圆。林梓潮糕作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很多人的喜欢,因其制作工艺的限制(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和原材料的限制(米粉配比须是“糯三粳七”,桂花选用金桂等),无法量化生产和长期保存,但正因如此,不少海外游客纷至沓来,品尝佳点,并购之以赠亲友,既有利于林梓潮糕这一“非遗”食品的传承发展,又有利于当地乡镇的经济发展。
第二站 蟹黄鱼圆:黄金白玉兜
蟹黄鱼圆,闻名便知其既有鱼的甜,又有蟹的鲜。怀着对蟹黄鱼圆的好奇与憧憬,实践团成员来到蒲泉食品厂并听取该厂负责人冯先生讲述蟹黄鱼圆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通过观看视频,成员进一步了解蟹黄鱼圆的制作原料及过程极为考究,需用淡水青鱼、螃蟹、蛋清等十多种原材料,经十多道工序加工制作,成为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美食,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访谈中负责人所说的“蟹黄鱼圆传承中遇到的难题”,实践团成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食品厂可与学校共建“劳动教育”基地,让更多的年轻学生了解、学习并传承这项非遗技艺。
第三站 三香斋白蒲茶干:乾隆御笔,只此一家
白蒲“三香斋”茶干,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形状方且薄,色、香、味俱佳,曾获乾隆御赐牌匾“只此一家”。
在与负责人访谈中,成员们了解到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白蒲茶干一方面以线下销售为主,与80多家长寿食品经销店建立长期稳定关系;另一方面,以线上销售为辅,开发出五香、麻辣、卤汁、虾籽夹心等多种口味的茶干。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生产车间,观看了茶干制作的部分流程,并跟车间阿姨学习如何包扎茶干,用关丝草包扎,20片为一扎。在操作车间里,实践团成员更加感受到非遗传承的具象化,更加明白一代代传承人为何坚守于此,更加深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
第四站 白蒲黄酒:菜花黄 黄酒黄
“菜花黄,黄酒黄,自家酿酒自家尝。自幼尝得真酒味,一尝尝到九十九。”这就是距今有几千年历史的白蒲黄酒,在白蒲的民风性和普及性。
实践团成员来到白蒲黄酒有限公司,参观并拍摄了黄酒的酿造车间,感受了黄酒的浓郁香气和深厚底蕴。在探讨黄酒的酿造技艺和保护传承的措施中,负责人表示公司一直在精进酿造技术,借助现代化机器提高效率,并与时代同频,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方式,不断提高销售量。不过遗憾的是,受到夏季高温天气影响,一些黄酒酿造工序处于暂停状态。
第五站 搬经猪头肉:飘香非遗
搬经镇,素有“如皋西门户,秀美金搬经”的美誉,其诞生的“非遗”美味——搬经猪头肉,经过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成为搬经镇的“明信片”。
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千年传承,匠心天成”的“伴今”猪头肉店,用镜头记录下了猪头肉的制作过程以作后续宣传。调研发现,“伴今”猪头肉不仅是“非遗”美食,更是搬经镇经济发展思路之一。实践团提出采取“大学生志愿者 直播”的模式进行线上销售这一想法,并得到传承人的大力认可;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愿意加入,为“非遗”美食传承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非遗”美食,是乡村文化、乡村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保护和传承可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如皋如歌 知‘食’知学”暑期实践团深入了解白蒲镇、搬经镇“非遗”美食文化,感受到“非遗”美食额深深魅力。后续,团队将拍摄好的素材剪辑成视频进行“非遗”美食宣传,为“非遗”美食的传承和发展注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